林鵰移動的初探

(林鵰物語09) 林文宏  2019/3/31初稿

「動物」顧名思義是指會動的物種,所有動物都會運動與移動,而萬物中移動能力最強的當然是鳥類。除了極少數不會飛的鳥(如鴕鳥、企鵝等),絕大部分的鳥類藉由飛行而具備了優異的移動能力,這樣的移動能力幫助牠們覓食、躲避天敵、逃離惡劣環境、群聚、求偶,這種隨時機動「趨吉避凶」的能力簡直羨煞所有其他動物,就算是號稱萬物之靈的人類,面對一隻小小鳥也相形見絀

雖然所有鳥類都具有優異的移動能力,但科學家為了區別牠們移動的程度與目的,將鳥類依移動習性分為二大類:留鳥與候鳥。前者終生定居於一小範圍內,後者則會在規律的季節進行長距離的移動(稱為「遷移」或「遷徙」)。這二個名詞是所有觀鳥者耳熟能詳的,但別忘了生物是活的,鳥類的移動型態有多種變化,並非「留鳥/候鳥」這麼單純的二分法可以清楚劃分,有些鳥類的移動距離不長也不短,該算是留鳥還是候鳥呢?有些鳥種同時具有留鳥族群及候鳥族群(猛禽中如黑鳶、魚鷹、黑冠鵑隼等),探討其移動時更不可一概而論。

猛禽是鳥類中具有相當優異飛行能力的類群,尤善利用氣流滑翔以減少體力耗損。但優點與弱點常是並存的,猛禽善於利用氣流與風力來滑翔飛行,卻不擅於拍翅主動飛行。當氣流條件有利時,猛禽可輕易飛得既高又遠;反之,當氣流條件不利時,猛禽連起飛都吃力。但整體而言,猛禽藉由拍翅、盤旋、滑翔、懸停、俯衝等多種飛行技巧的交替運用,仍具極佳的移動能力。猛禽生態大師 Ian Newton 在其名著《Population Ecology of Raptors》一書中將猛禽的移動區分為5大類:(1)擴散(或稱「播遷」):指幼鳥自離巢後至首次繁殖前,不規律的飄泊移動。(2)區域移動:指已有繁殖能力的留鳥在繁殖期與非繁殖期之間的規律性短距離移動,例如有些猛禽海拔降遷行為。(3)遷移:即上段所述的有規律的季節性長距離移動。(4)侵入式遷移:指高緯度的猛禽因食物量的大幅波動,導致不規律遷移至更遙遠的南方。(5)游牧:因受不規律的乾濕季影響,進行不規律的移動以追尋有限的食物,常發生在非洲與澳洲的乾旱地帶。

回到我們擬探討的主角林鵰,林鵰在整個世界分布區(東洋界)內都是留鳥,台灣也不例外。我們先假設台灣的林鵰並不會遷移至島外(但是這個命題仍有待商榷!),上文已提及猛禽移動的一些概念,即使被界定為留鳥,並不代表牠終其一生都定居在一處小地方,牠仍可能具有多種移動模式,例如未成鳥是否會飄泊?可飄泊至多遠?成鳥就有穩定的活動範圍嗎?這個範圍有多大?不論未成鳥或成鳥是否會在不同範圍來回移動?這些移動具規律性嗎?本文我們想探討的就是這問題,筆者以「移動的初探」來概括這些問題。


即使羽翼破損,也無法阻止林鵰移動的決心

相信很多具鳥類知識的讀者會心想:要研究鳥類的移動,不是應該進行繫放,在鳥身上繫上發報器,然後追蹤嗎?是的,的確如此。透過發報器可以得到最令人信服的移動資料,但遺憾的是:林鵰是非常難捕抓的猛禽,即使獵人也罕能抓到,台灣猛禽研究會數年來擬進行林鵰繫放追蹤但至今尚未成功。因此迄今只能透過目視觀察、拍照比對等人工方法來追蹤與探討林鵰的移動。這些方法事倍功半,成效非常有限,因此至今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很少,即使如此,本文仍希望透過報導與分享這些有限的成果,提醒此議題的意義,建議觀察林鵰的新方向,也期許不久的將來能累積更多新成果。

要追蹤某隻林鵰的移動,最重要的前提是必須確認所見的是同一個體。在沒有發報器的情況下,唯一的方法是拍照比對。若在數位相機尚未如此發達的十幾年前,要拍到夠清晰的照片相當昂貴且困難,但隨著科技飛快進步,也拜台灣拍鳥風氣勃發之賜,這十年來要透過拍照來比對大型猛禽個體已經完全可行。以下筆者舉出個案例來探討林鵰的移動。

●案例1:北宜公路穿越線調查
猛禽會為了研究林鵰的族群密度,於2014~2017這四年間的秋季選定一天在北宜公路上進行林鵰穿越線調查。穿越線的範圍是北宜公路15K~63K,每6公里為一段,每段由1~2名調查員緩慢行進,在6小時內完成該段調查。換言之共有8組調查員在6小時內完成全長48公里的同步調查。這項調查4年來獲得不少林鵰族群的基本資料,包括一條線上的密度、每公里的可見隻數等。

2015年的調查是在11/15執行,這天上午10:486段的調查員籃聰仁在48.5K見到一隻林鵰並拍到照片。到了下午14:052段的調查員梁彧禎與林再盛在23K附近也見到一隻林鵰並拍照片。調查結束後經整理紀錄並比對照片,發現這兩張照片是同一隻林鵰。因此得知這隻林鵰在3.3小時內移動了14.67公里(直線距離)。

2015/11/15在北宜公路二處所見的林鵰,經比對羽毛,確認為同一個體。

這隻林鵰在3.3小時內移動了14.67公里

●案例2:在大屯山系飄泊的林鵰幼鳥
大屯山系在2005年以前從無林鵰紀錄,2005/9/2李俊鋒在淡水區面天山西側丘陵見到1隻林鵰,為大屯山系首開林鵰紀錄。此後大屯山系的林鵰紀錄漸增,至今已有約70筆紀錄。然而,這些紀錄幾乎都是短暫出現在某處,不久就消失,並非定居的留鳥,我們判斷至今大屯山系並無林鵰繁殖,所有個體都是來自其他繁殖區(例如:烏來、坪林)。

2018/5/4筆者在北投區吳氏宗祠拍到一隻林鵰,一週後5/11筆者又在汐止區長青路拍到一隻林鵰。經比對照片這兩張照片是同一隻林鵰,由地圖軟體測量得知二處距離為11.959公里。同時,經由換羽情形可知:這隻林鵰是前一年(2017)出生的幼鳥,正開始進行第一次換羽。我們並不知道這隻幼鳥出生於何處,但最近的繁殖地烏來或坪林距離都在30公里以上,由此例可知:林鵰幼鳥會飄泊至離出生地至少30公里外的山區,度過一段居無定所的漂鳥歲月。


20185月間所拍的二張林鵰照片,經比對為同一個體


經地圖軟體測量,二處距離為11.959公里


案例3:八卦山脈的林鵰
八卦山脈是個高度開發的台地,至少在2010年以前並無林鵰紀錄,直至約2014年才首度出現林鵰,之後造訪漸頻,紀錄漸增,尤其南投市橫山成了全台灣低海拔林鵰最穩定出現的地點之一。這幾年來有多位鳥友在八卦山脈細心觀察林鵰,其中高誌壕付出許多時間追蹤與紀錄林鵰的動態,且慨然將第一手資訊公開分享,本站(RRGT林鵰紀錄徵求站)也獲益良多。根據誌壕兄的紀錄,在八卦山脈出現的林鵰有很高比例是未成鳥。如同大屯山系,八卦山脈因高度開發之故,迄今應尚無林鵰繁殖,換言之所有出現的林鵰都來自其他繁殖地。推測距離最近的繁殖地是南投縣的竹山一帶,距離至少有30公里以上。由此案例得到的結論與上例相同:林鵰幼鳥會飄泊至離出生地至少30公里外的山區,度過一段居無定所的漂鳥歲月。

八卦山脈近5年來有許多林鵰紀錄,但皆是外地移入者,且很高比例是未成鳥

●案例4無尾林鵰「高岡屋」的奇幻漂流
2013/11/2林務局在新店溪中游的廣興舉辦了一場賞鷹活動,中午結束後協助帶隊的猛禽會會員林玉英與顏憶如見到一隻奇怪的猛禽從高空飛過,牠完全沒有尾巴。林玉英拍下了照片給筆者協助鑑定,我細看後告訴她:這是一隻沒有尾巴的林鵰。筆者原本沒有放在心上,想不到2年後秘鵰重現江湖,2015/5/11在觀音山執行春季過境猛禽調查的顏憶如再度見到一隻沒有尾巴的林鵰。幾天後筆者前往觀音山遊客中心想找這隻林鵰,並無所獲,但巧遇3位也來觀鷹的台大學生,和他們閒聊時,其中的張瀚柏告知:今年年初也曾在烏來見過一隻無尾林鵰。這真是玄奇,一下子竟出現好幾筆無尾林鵰紀錄,牠們會是同一隻嗎?為了解開這個謎團,筆者於2015/11/23RRGT林鵰紀錄徵求站上貼出「協尋無尾林鵰舊紀錄」的公告,很快引起社團鳥友們的注意,也很幸運果真有人回應見過,短短一個月內已收集到10筆無尾林鵰錄。

2013~2016年間,許多人見到或拍到無尾林鵰

為了搞清楚這些無尾林鵰究竟是不是同一隻?特地請教對猛禽救傷非常有經驗的王齡敏獸醫師,她認為林鵰完全沒有尾羽很不正常,可能是下列原因之一造成:
1. 因外傷(被攻擊、燒傷或車禍等)導致尾羽毛囊受損或壞死,因此無法長出毛,或生長異常而容易掉落。
2. 此鷹有將尾羽拔除的異常行為。通常發生於圈養的鳥類,野生個體可能性較低。
3. 病原感染。王醫師在美國工作時曾看過病毒感染造成紅尾鵟幼鳥換羽異常,但發生的可能性極低。
4. 先天畸形。
由於這些成因都很罕見,同時出現在不同個體的機率甚低。王醫師認為:台北地區先後出現的無尾林鵰紀錄應該都是同一隻。

在林思民老師的提議下,2015/12/6我們在網路上幫無尾林鵰舉行了命名活動,結果在18個候選名字中,以「高岡屋」獲最高票。我們持續在RRGT林鵰紀錄徵求站徵求「高岡屋」的紀錄,結果一直到201611月,共獲得43筆高岡屋的紀錄如下,第1筆是上述2013/11/2在新店廣興,最後一筆是2016/11/12在烏來,之後再也無人見到牠了。


無尾林鵰「高岡屋」的紀錄

筆者整理了高岡屋跨越1107天的43筆紀錄,發現一些有趣之處,條列如下:
43筆紀錄地點可劃分為烏來、大屯山、觀音山、木柵這4大區塊。
4區塊中有3區塊牠曾重複造訪(指離開後再回來):烏來6次、大屯山5次、觀音山3次。
4區塊之間的路線,有重複使用的跡象:大屯山與烏來之間至少來回使用3次、大屯山與觀音山之間至少來回使用2次。
高岡屋在南方(烏來)與北方(大屯山與觀音山)之間的移動是有季節性的:往北的移動總是發生在吹西南風的春夏之交(3~5月)、往南的移動總是發生在吹東北風的秋季(11月)。
高岡屋所有紀錄間的最遠直線距離是48.5公里,介於最北方的石門區老梅與最南方的烏來區信福路之間。

無尾林鵰「高岡屋」3年內往返於烏來與大屯山系3趟,最遠直線距離達 48.5 公里

高岡屋在4個區塊之間的移動具有重複性

高岡屋在南北之間的移動具有季節規律性

高岡屋的移動隱藏著神祕的規律性,我們要如何看待這些規律性呢?筆者提出一些個人看法與值得思考的問題。
高岡屋的老家(出生地)可能是烏來。
因無尾羽,牠不像其他林鵰可在強風中輕易轉彎,最初可能是不慎被西南風帶向北方,但牠等到東北風盛行後得以回到南方。
但牠之後的旅行,究竟是不得已被強風帶著走,還是主動利用強風旅行?
如果是主動旅行,是否林鵰(尤其幼鳥)原本就有規律旅行的習性?
一隻沒有尾巴的林鵰,仍能移動48.5公里以上,且有能力跨越或繞過不適合的棲地(台北市區)而旅行。
一隻健康的林鵰,當然有能力移動更遠。
◎所以,全台灣只要有30隻林鵰四處遊走,我們就會覺得到處都有林鵰了。

藉由上述四個案例,我們對林鵰的移動習性與程度有了一些初步的瞭解,我們知道林鵰在半天內就可移動15公里、幼鳥經常飄泊到出生地30公里外四處流浪討生活、甚至繞過一個大都市到50公里外也不是問題。此外,過去5年來金門已出現2筆林鵰紀錄,顯然是自福建沿岸跨海而抵,這顯示林鵰仍具跨海的能力。這些事實都顯示林鵰是種愛移動且活動範圍頗大的猛禽,文初筆者提到假設台灣的林鵰不會遷移至島外,但假如有一天有人在龜山島見到林鵰似乎也不會太令人意外了。然而,我們對於林鵰移動的瞭解尚非常淺薄,這個「移動迷宮」還有許多未解之謎,值得人們繼續探究

誌謝
本文提到了四個案例,感謝提供相關紀錄的鳥友們:杜宥群、林玉英、林秀麗、林再盛、洪貫捷、胡博弈、范靜芬、梁彧禎高誌壕、崔懷空、張珮文、張崇嚴、張鈞弼、張瀚柏、莊傳賢、許世清、許勝杰、陳佑淇、陳伯恆、陳金對、陳恩理、陳梅鶯、蔡永成、鍾文聲、籃聰仁、顏憶如、蘇秀芬。

關鍵詞:移動, 遷移


延伸閱讀
◎Ian Newton. 1979. Population Ecology of Raptors. Buteo Books.
◎李俊鋒。2005。林鵰在台灣北端大屯山區的首度發現。台灣猛禽研究 5:51-53。



留言

  1. 您好,打擾了,冒昧請問可以分享(個人facebook)文章嗎?謝謝!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林鵰的形態特徵

利用波浪式換羽模式推測林鵰年齡

林鵰雌雄成幼與曆年的辨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