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林鵰分布的變化
(林鵰物語06) 林文宏
2018/11/29 初稿
上一篇林鵰物語〈20世紀林鵰分布調查的回顧〉整理了上一世紀台灣人探索「台灣哪裡有林鵰?」的歷程,若以每10年為一個世代來看,1970年之前台灣幾乎沒有鳥類調查研究可言,當然也幾乎沒有林鵰的記載(僅有2筆美國人所作的紀錄)。1970年代台灣開始有觀鳥社團與活動,但開拓者尚非常少,留下的林鵰紀錄頂多10筆。1980年代三個鳥會(台北鳥會、台中鳥會、高雄鳥會)快速成長,觀鳥者的數量漸增,辨識技巧也逐漸精熟,但受限於造訪的地點有限,林鵰紀錄的點位仍很少。1990年代各縣市都成立了鳥會,觀鳥活動終於全面普及,不僅人數大增,造訪的地點也大致遍及全台。換言之,直到1990年代對林鵰的探查才稱得上是「分布調查」,因地點具有足夠的廣度、也具有重複取樣的可信度,雖然仍有不少深山或偏遠地區缺乏調查資料,但多數淺山及路況良好的中高海拔地區是否有林鵰,已獲致蠻可信的調查結果。
2014/10/6觀鳥人鍾文聲在觀音山的觀音寶塔見到本區史上第1筆林鵰紀錄,這是一隻沒有尾羽的林鵰(我們幫牠取名為「高岡屋」),其後至2016年間高岡屋每年都有一段時間出現在觀音山。2017年起高岡屋不再出現,但接著出現了至少2隻羽毛完整且不同的林鵰。與大屯山系的情形相仿,觀音山出現的林鵰也是短期漂泊的性質,這5年來每年僅有1~2隻出現。
花蓮縣與台東縣都在1990年代成立了鳥會,積極推展觀鳥與護鳥,也進行鳥類調查,但畢竟花東的山區極為遼闊,道路又少,在人力有限的情況下對於廣大山區的探查仍顯得力有未逮。那麼海岸山脈究竟有沒有林鵰呢?答案是有的,但是以往非常稀少,林鵰資料庫迄今僅收集到2筆20世紀的紀錄。筆者自1990年代起每一兩年就會去一趟海岸山脈調查猛禽,且以林鵰作為探查的首要目標,結果在2015年以前的十餘次探查裡,完全找不到林鵰。這樣的情形在2013年起有了改變,花蓮鳥會、台東鳥會及其他鳥友陸續提供了海岸山脈的零星林鵰紀錄,2015年筆者也終於在光豐公路見到個人第1隻海岸山脈的林鵰,至為興奮。
上一篇林鵰物語〈20世紀林鵰分布調查的回顧〉整理了上一世紀台灣人探索「台灣哪裡有林鵰?」的歷程,若以每10年為一個世代來看,1970年之前台灣幾乎沒有鳥類調查研究可言,當然也幾乎沒有林鵰的記載(僅有2筆美國人所作的紀錄)。1970年代台灣開始有觀鳥社團與活動,但開拓者尚非常少,留下的林鵰紀錄頂多10筆。1980年代三個鳥會(台北鳥會、台中鳥會、高雄鳥會)快速成長,觀鳥者的數量漸增,辨識技巧也逐漸精熟,但受限於造訪的地點有限,林鵰紀錄的點位仍很少。1990年代各縣市都成立了鳥會,觀鳥活動終於全面普及,不僅人數大增,造訪的地點也大致遍及全台。換言之,直到1990年代對林鵰的探查才稱得上是「分布調查」,因地點具有足夠的廣度、也具有重複取樣的可信度,雖然仍有不少深山或偏遠地區缺乏調查資料,但多數淺山及路況良好的中高海拔地區是否有林鵰,已獲致蠻可信的調查結果。
進入21世紀迄今的19年來,不僅觀鳥者的數量更多,拍攝野鳥更成為非常熱門的戶外活動,此外各鳥會舉行的、或與相關政府機構(如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協同舉行的各種鳥類調查活動也逐年增強其涵蓋面與深度,還有透過發達的社群網路徵求鳥類紀錄的團體(如台灣猛禽研究會的臉書社團「RRGT林鵰紀錄徵求站」),及響應全球性鳥類紀錄資料庫eBird的眾多鳥友等,這些不同途徑的「公民科學家」都對於鳥類分布調查做出很大貢獻。在這些非常發達的公民科學的調查與資訊分享之下,林鵰的紀錄當然比起上一世紀大幅增加。
在上一篇物語中筆者強調:生物是活的,物種的分布隨著時間而改變是很正常的現象。本文將以台灣猛禽研究會所收集與維護的「林鵰紀錄資料庫」為資料來源,以筆者在猛禽會所舉辦的「2015台灣猛禽生態研討會」及「2018林鵰調查交流研習會」這二次會議上所報告關於林鵰分布現況的講稿為概要,列舉近年林鵰的分布與過去有顯著變化之處。為求單純,本文僅以分布的變化作為論述重點,至於造成變化的複雜因素,則留待以後再做探討。
●林鵰分布現況
截至2018年6月底止,RRGT林鵰紀錄資料庫已收集了約2080筆林鵰紀錄,來自271人所提供。整體的分布圖如下:
林鵰紀錄點位分布圖(至2017年底) |
由於篇幅所限,在此無法呈現各地的分布細節。但若將台灣分為基北北、桃竹苗、中彰投、雲嘉南、高屏、宜蘭、花蓮、台東等8大區,各區的分布圖如下:
將台灣依縣市組合分為8區 |
各區林鵰分布圖(上排左起:基北北、桃竹苗、中彰投、雲嘉南;下排左起:宜蘭、花蓮、台東、高屏)
|
●行政區域的增多
若要以科學方法來分析分布圖的今昔變化,所需的地理資訊參數頗多,我們尚未完成。但目前我們可以先用一項較單純的資料項目來呈現此變化—行政區域的數目。行政區域雖然是人為制定的,並非自然參數,但是許多行政區域的界線是依山脈、水系來劃分,仍與自然環境有關,且在人文層面上更具鄉土關懷與認同的意義。台灣全國共有6都、13縣、3市,共368鄉鎮區。若將金門、馬祖、澎湖這三個較遠的離島排除,僅以台灣本島及鄰近外島(龜山島、蘭嶼、綠島、小琉球)作為討論範疇,則共有6都、10縣、3市,共352鄉鎮區。截至2017年底,有林鵰紀錄的行政區域共有18都縣市、126鄉鎮區,如下圖:
回顧過去的資料,有林鵰紀錄的行政區域數目的演進如下:
1997年12月底:16都縣市、72鄉鎮區(佔全台 20.5 %)
2014年06月底:15都縣市、80鄉鎮區(佔全台 22.7
%)
2015年12月底:17都縣市、104鄉鎮區(佔全台 29.5
%)
2016年12月底:18都縣市、123鄉鎮區(佔全台 34.9 %)
2017年12月底:18都縣市、126鄉鎮區(佔全台 35.8
%)
在這項資料裡,「都縣市」部分在2014年底時全台除了新竹市、彰化縣、嘉義市這三縣市外皆有林鵰紀錄,但其後彰化縣與嘉義市也有紀錄了,至2017年底止只剩新竹市尚無林鵰紀錄。變化較大的則是「鄉鎮區」部分,1997年底全台僅72鄉鎮區有林鵰紀錄,到了2017年已增加至126鄉鎮區,20年間多出54鄉鎮區。這些新增的鄉鎮區僅少數是在偏遠深山,多數是在淺山,甚至是接近大都會的人口稠密區域。上圖中橘色部分是2016年林鵰資料庫才收集到首筆記錄的鄉鎮區,包括:五股、南港、大溪、竹東、苗栗、公館、通霄、北屯、田中、大村、集集、中寮、嘉義市東區、竹崎、田寮、高樹、花蓮市、光復。紅色部分是2017年才收集到首筆記錄的鄉鎮區,包括:土城、樹林、員林。但要特別說明,林鵰資料庫收集到某紀錄的年份與該紀錄見到林鵰的年份不見得相同,因提供者有可能提供幾年前的舊紀錄。但即使年份上可能有小落差,我們仍可看出,近年有許多原本沒有林鵰的淺山地區出現了林鵰,且可排除是因過去無人注意的因素,因這些地區早在上一世紀就已有許多觀鳥人了,例如:五股、南港、嘉義市等。
●獨立山系的紀錄增多—大屯山系
若要證明「淺山的林鵰變多了」這個敘述,比較困難的地方在於如何定義「淺山/深山」的界線。台灣多數山地是連續性的,若原本生活在較深山的林鵰偶爾遊蕩至淺山,而被日益增多的觀鳥人/拍鳥人記錄到,並稱不上是特別的變化。然而,若是以遠離大山脈的獨立山系來檢視林鵰紀錄的有無或增減,確實可看出很明顯的變化。
第一個檢視的獨立山系是大屯山系(俗稱「陽明山區」),這是由火山噴發所形成的年輕山塊,與雪山山脈雖然相去不遠,但其間的基隆河谷形成雙方清楚的天然界線,且河谷兩側的平原與丘陵早已被人類高度開墾利用,人類聚落更強化了阻隔動物往返遷移的效應,因此大屯山系的動物相與鳥類相比起擁有廣大中高海拔山地的雪山山脈,豐富度自然遜色不少。大屯山系緊鄰台北都會北緣,是二百多萬市民多年來極為熟悉的休憩去處,台北鳥會自1973年成立以來,大屯山系一直是觀鳥人很常去觀鳥的場域。陽明山國家公園於1985年成立後,管理處更是積極委請學者專家或社團進行園區內各種動物相的基礎調查。經上一世紀末約20年的探查,大屯山系並沒有林鵰紀錄。
2005~2015年間大屯山系的林鵰紀錄 |
2005/9/2在淡水進行自然觀察的李俊鋒目擊了1隻林鵰,這是大屯山系的首筆林鵰紀錄。之後幾年雖有再出現但很稀少,直至2013年起紀錄開始增多,2013至今我們已收集到55筆紀錄,平均一年有10筆。且經照片比對,一段短時間內(2個月內)至少有3隻不同個體在大屯山系活動的情形已不只一例。猛禽會過去5年來曾密切關注大屯山系的林鵰,也曾二度進行全區同步調查,經調查我們認為目前大屯山系並無林鵰繁殖,所見的林鵰都是由其他繁殖區(如雪山山脈)遷入且僅短期居留的「漂鳥」,我們粗估這5年來每年約有3~5隻林鵰在大屯山系漂泊,依這十幾年的趨勢來看,未來可能會更多,甚至留下定居與繁殖也是很可以期待的。
●獨立山系的紀錄增多—觀音山區
如同大屯山系,觀音山也是火山形成的年輕山塊,與大屯山系隔著淡水河相望,地形上更顯孤立。與大屯山系相比,觀音山區的面積小得多,經先民百年的開墾天然林所剩更少,離有林鵰穩定分布的雪山山脈距離也更遠。由於觀音山春季有相當可觀的猛禽遷移景象,猛禽會自1990年代起就長期駐守此區觀察猛禽,包括蛇鵰、鳳頭蒼鷹、松雀鷹都曾有繁殖觀察紀錄,但從未見過林鵰。
2014~2018年間觀音山的林鵰紀錄 |
2014/10/6觀鳥人鍾文聲在觀音山的觀音寶塔見到本區史上第1筆林鵰紀錄,這是一隻沒有尾羽的林鵰(我們幫牠取名為「高岡屋」),其後至2016年間高岡屋每年都有一段時間出現在觀音山。2017年起高岡屋不再出現,但接著出現了至少2隻羽毛完整且不同的林鵰。與大屯山系的情形相仿,觀音山出現的林鵰也是短期漂泊的性質,這5年來每年僅有1~2隻出現。
●獨立山系的紀錄增多—八卦山脈
八卦山脈是一段南北縱向、面積頗大的獨立丘陵,因稜頂頗平坦,故也稱為「八卦山台地」。台地及緩坡部分已被人類開墾多年,房舍及道路密集,檳榔園或其他墾殖隨處可見,但許多東西向的陡峭山谷內仍保有部分天然林。八卦山脈因位於灰面鵟鷹春季遷移的重要路徑上,早於1980年代中部的觀鳥人就已密切觀察本區猛禽,由彰化鳥會所舉辦多年的「鷹揚八卦」賞鷹活動早已成為每年春季的鳥界盛事。八卦山脈最高點橫山(海拔443m)屬於南投縣境,因地勢高視野遼闊,加以當地永興社區居民十餘年來的護鷹行動,使得橫山賞鷹平台成為中部知名的觀鷹地點。但在如此密集的觀察之下,過往多年並無林鵰紀錄,直到約2012~2013年間才出現第一筆林鵰紀錄(筆者尚未收集到確切的首筆紀錄,無法清楚載明日期、地點與記錄者)。自2014年起,造訪橫山的林鵰漸趨頻繁,數量也逐年增加,近5年來橫山一帶成了林鵰非常穩定可見的淺山丘陵。關於八卦山脈林鵰的詳細狀況,筆者不甚清楚,未來將邀請對本區林鵰有深入調查的專家為本站撰寫林鵰物語,以更深入介紹之。
●獨立山系的紀錄增多—海岸山脈
台灣的五大山脈中,海岸山脈是位置最特殊也最受忽視的一員,不像其他山脈皆位於台灣的脊梁,海岸山脈獨自聳立於太平洋畔,以花東縱谷與中央山脈清楚隔離。南北走向的海岸山脈長度甚長,達150公里,但最高峰新港山海拔僅1680m,由於地理隔離且整體高度遠低於脊梁山脈,許多棲息於中央山脈中高海拔的物種並未分布至海岸山脈。照說,海拔較低的海岸山脈應該比高山更容易被人類開發,但事實恰恰相反,由於東部是漢人最晚移入的區域,至今人口仍少,而世居本區的原住民(主要是阿美族)對於山岳懷抱著崇敬之心,入山有諸多禁忌,更不會去大規模開墾山地,以致於海岸山脈至今除了山腳地帶及為數不多的公路外,多數仍維持相當天然的樣貌。
海岸山脈以往林鵰紀錄甚少,自2013年起才逐漸增多 |
花蓮縣與台東縣都在1990年代成立了鳥會,積極推展觀鳥與護鳥,也進行鳥類調查,但畢竟花東的山區極為遼闊,道路又少,在人力有限的情況下對於廣大山區的探查仍顯得力有未逮。那麼海岸山脈究竟有沒有林鵰呢?答案是有的,但是以往非常稀少,林鵰資料庫迄今僅收集到2筆20世紀的紀錄。筆者自1990年代起每一兩年就會去一趟海岸山脈調查猛禽,且以林鵰作為探查的首要目標,結果在2015年以前的十餘次探查裡,完全找不到林鵰。這樣的情形在2013年起有了改變,花蓮鳥會、台東鳥會及其他鳥友陸續提供了海岸山脈的零星林鵰紀錄,2015年筆者也終於在光豐公路見到個人第1隻海岸山脈的林鵰,至為興奮。
●由一處長期調查資料看林鵰紀錄的增多—墾丁社頂
雖然筆者已舉了數個區域的例子來說明近年林鵰分布變廣的現象,但這會不會是因為近年觀鳥者變多的緣故呢?要解答這樣的問題,我們不妨找一個有長期猛禽調查紀錄的樣區,來檢視其資料。台灣有超過20年以上猛禽調查紀錄的地區非常少,最有名的就是墾丁社頂。墾丁的猛禽調查始自1989年,至今恰好滿30年,是國內歷史最悠久的猛禽調查計畫,每年調查期間是9~10月,以社頂凌霄亭為調查點,以遷移性猛禽為調查目標,但所有猛禽都會記錄。結果30年來的墾丁調查資料顯示,在2004年以前完全沒有林鵰,2004年出現了第1筆林鵰,之後逐漸常見,至近年已成為每年都會造訪社頂的穩定鷹種。
文末再總結一下本文的重點:21世紀以來,林鵰的紀錄倍增,分布範圍也逐漸擴大,許多以往沒有或罕有林鵰的淺山與獨立山塊林鵰的紀錄都增多了,尤其2010年代此現象更為明顯。至於紀錄增多與分布擴大,是否代表族群數量確實增加了?這些變化,是甚麼原因造成的?其實筆者與猛禽研究會比誰都更想知道答案,但是大自然是個環環相扣、極其複雜的系統,我們雖看到一些現象的表徵,但要推敲蘊含的實情,尚需許多證據與數據。我們仍在為解答這些問題而努力,但是至少對於林鵰近年所表現的族群趨勢感到樂觀。
關鍵詞:林鵰, 分布, 大屯山,
觀音山, 八卦山,
海岸山脈, 墾丁社頂
延伸閱讀
◎〈林鵰在台灣北端大屯山區的首度發現〉。李俊鋒。2005。台灣猛禽研究 5:51-53。
◎〈近年大屯山區的林鵰記錄〉。林文宏。2011。台灣猛禽研究 11:47-52。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