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林鵰文獻的回顧



(林鵰物語04) 林文宏 2018/9/16初稿

知識得以完整建構,有賴長期耕耘與小成果的累積。在探索前方未知祕境之前,若能回顧前人辛苦踏查的蹊徑,必然有助於掌握更好的前進方向。

對於林鵰的探索亦然,21世紀以來由於觀察紀錄大增,人們得以獲知更多牠的生命之秘。但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對林鵰的瞭解甚為有限,僅有少數作者整理發表了當時所知的有限知識,這些為數不多的舊文獻於今回顧更顯得彌足珍貴。本文選介若干20世紀下半葉曾描述林鵰的書籍文獻,中文與英文都有。為尊重原智慧財產權,本文僅重點選介,不便完整翻拍或全文引述。

鳥類學從19世紀「大發現」與「大命名」時代的開啟至20世紀中葉(大約1950年)這百餘年間,凡屬科學進步國家勢力範圍內的物種,多少已有基本觀察與文獻描述,例如:歐洲、美國、澳洲、日本、英國殖民地、非洲法屬殖民地等。反之,在上述先進國家勢力範圍以外的地區,例如:南美洲、東南亞,除非有卓絕的博物探險家前往踏查(例如華萊士之於馬來群島),否則物種的資料就很欠缺。

林鵰是典型的東洋界物種,分布於印度、東南亞、南洋群島、華南及台灣,大致上就是亞洲溫暖地帶,這範圍內並無先進國家,所以林鵰並無法如歐洲或美國的猛禽般,很早就有許多文獻資料。但其中的印度卻值得特別一提,印度是個人口眾多的古國,雖然科學並不先進,但其宗教、哲思卻影響世人甚深。由於多神信仰,印度人覺得所有動物都可以是神的化身,所以自古以來對於動物的觀察頗為深入,而獵人亦發展出許多獨特的獵技,例如現代科學家捕抓猛禽的某些陷阱技法就源自於古印度獵人。19世紀印度淪為英國殖民地後,印度人對於野生動物的知識遂經由熱愛博物學探索的英國人,及後來的印度學者,透過英文文獻傳播給世人。直到今日,我們在英文文獻上查到的林鵰資料多數仍源自印度。例如:林鵰雖是由荷蘭動物學家丹氏(Coenraad Jacob Temminck, 1778~1858)率先命名,但察覺林鵰的獨特性並將牠提升為新屬Ictinaetus 的,卻是在印度加爾各答博物館工作的英國動物學家Edward Blyth1810~1873)。

林鵰自從1822年被命名、1843年提升為新屬後,漫長的百餘年間幾乎沒有其他科學文獻進一步描述牠。其實不獨林鵰,許多鳥種亦然,這是因為自林奈氏於1758年創立動物命名的二名法以來,整個19世紀乃至20世紀初,全世界的鳥類學仍以「尋找新種、描述其形態、加以分類」為主要任務,而鳥種一旦被命名與描述後,反而不再受到太多重視。至於對生活史、生態、演化等更豐富知識寶庫的探索,要到20世紀中葉才逐漸發軔。

台灣的林鵰於1935年由風野鐵吉發現,1940年由山階芳磨鑑定並發表,不久後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日本治台走入歷史,台灣歸還中華民國。194510月代表國民政府前來接收台灣政權的陳儀帶來許多官員、幕僚與學者。其中,動物學者陳兼善(1898~1988)奉派接收臺灣總督府博物館,將之改名為「臺灣省博物館」(現今之「國立臺灣博物館」),並擔任首任館長。同時,也出任國立臺灣大學動物學系主任。身為脊椎動物學者的陳兼善,在特殊的時代際遇下,一方面可方便查閱由日本人所建立的、全台灣最豐富的動物文獻寶庫(前台灣帝國大學圖書館),另一方面坐擁全台灣最重要的動物標本收藏(前總督府博物館),於是他發願要將這些龐大而豐富的脊椎動物的歷年文獻整理出來,供國人參考。


《臺灣脊椎動物誌》是第一份出現林鵰資料的國內文獻

1956年陳兼善嘔心瀝血所著的《臺灣脊椎動物誌》終於完成,但他苦無資金出書,只好向官方的基金會借貸五千元才得以出版,想不到出版後銷路不佳,二年後貸款期滿時陳氏仍無力償還,差點被該基金會移送法辦,幸賴教育廳要員出面,通令全國各中學圖書館各買一冊,才擺平此事。由此可窺知當時時局之艱困及各界對學術的漠視。陳氏博覽群典所完成的這部大作是往後台灣脊椎動物各領域繼續精進的基礎,其貢獻值得後人緬懷。

在《臺灣脊椎動物誌》中,關於林鵰的描述出現在二處,第一處是檢索表,也就是形態的描述,共6行的文字中最重要的是「本種之特點為其足之外趾與爪特小,各爪彎曲度小於其他鷹類」,不過「頭部具冠羽」、「眼下有一白帶」則是不正確的描述。至於第二處是關於分布的資料,僅有一句話:「山階氏於1940年在嘉義獲得此鳥」,嚴格說這句話也不正確,應該是1935年由風野鐵吉採得,1940年山階氏鑑定才對。雖然本書關於林鵰的描述並不多,但畢竟是國人所著第一份提到林鵰的文獻,具有歷史意義。

如果要質疑:為何《灣脊椎動物誌》中每一物種僅有形態資料,而生態資料完全闕如?這絕對是過苛之責,因為在那個年代不唯獨台灣如此,全世界都一樣。上文已提到,鳥類學自18世紀肇始以來,全世界的鳥類學家花了將近200年的時間在採集各地的鳥種,只為了解答「全世界有多少鳥種?應如何分類?」這個既簡單又困難無比的問題。19世紀末葉,大英博物館的鳥類學家Richard Bowdler Sharpe1847~1909)透過檢視龐大的館藏標本,為世界鳥類的形態分類奠下基礎。其後,隨著擁有全世界最龐大私人鳥類標本收藏的英國富豪Lionel Walter Rothschild的財務困境,不得不把畢生收藏的鳥類標本售予美國哈佛大學比較動物學博物館,該館的鳥類學家遂成了接手世界鳥類分類工作的新舵手。其中,James L. Peters1889~1952)自1930年代起就全心投入研究並撰寫新的世界鳥類分類名錄《Check-list of Birds of the World》,1952年他過世前這套鉅著完成了4冊,其後由他的同僚Ernst MayrJames Greenway等卓越的鳥類學家續編,直到1987年最終的第16冊終於完成,這就是奠定當代世界鳥類分類的鉅著「Peters名錄」,晚近的「Howard & Moore名錄」、「Clements名錄」都是師法Peters名錄。

回到1950年代,隨著Peters名錄的逐冊發表,「全世界有多少鳥種?應如何分類?」這問題已大致解答,過去200年來僅以追逐與描述鳥種為目的的古典鳥類學已走至盡頭,對於鳥類的生態觀察、行為分析、演化研究等全新的領域卻正悄悄展開。英國鳥類學家David Lack1910~1973)是這方面的知名先鋒,他於1940年代起致力於鳥類生態學的研究,並著書散播新理念,對現代鳥類學具有啟蒙貢獻。他所提出的窩卵數原理、島嶼生態學原理等,至今仍膾炙人口。

20世紀中葉起,「生態」終於成為鳥類學家聚焦所在,生活史也取代形態成為觀察鳥類的重點。1968年,有2本巨著出版,對於猛禽愛好者而言不啻久旱之甘霖。


本書是全世界第一本完整彙整猛禽知識的名著

第一本是猛禽生態研究的宗師Leslie Brown1917~1980)與Dean Amadon1912~2003)合著的Eages, Hawks & Falcons of the World》。Brown是出生在印度的英國人,及長於劍橋大學主修熱帶農學,23歲起移居非洲奈及利亞,再定居於肯亞,此後終生在非洲從事熱帶農業發展的工作,同時進行深入的猛禽生態研究。Amadon則是美國康乃爾大學的鳥類學博士與美國的猛禽權威。與其他同時代的猛禽專家不同的是,BrownAmadon都具有世界性的視野與宏觀生態知識,他們倆不僅熟悉非洲、歐洲與北美洲的猛禽,也全面收集全世界其他地區猛禽的資料,並以豐富生態知識加以彙整。這本著作,是第一本整理全世界所有日猛禽形態與生態資料的大全,同時也深入介紹猛禽共通的生活史,對筆者而言,這本書宛如「猛禽學」的開創聖典。

在《Eages, Hawks & Falcons of Birds of the World》書中,林鵰有2頁篇幅,對於屬的特色、分布範圍、形態特徵、叫聲、一般習性、食性、繁殖等都有描述,例如在食性部分描述林鵰以樹冠層的巢雛與鳥卵為主食,於今雖已眾所周知,但當時卻是首度揭露的林鵰生活史祕聞。


本書包含了印度所有猛禽的基本資料,例如右側的林鵰測量值,對台灣頗具參考價值。

同樣在1968年出版的另一本重要文獻是《Handbook of the Birds of India and Pakistan》的第1卷。這是一套共10卷的區域鳥類誌,完整描述印度次大陸的所有鳥類,由印度鳥類學家Salim Ali1896~1987)及美國鳥類學家Sidney Dillon Ripley1913~2001)合著,自1968年起費時7年才全部出版完成。在彼時鳥類學並不受重視,況且是開發中國家的印度,能由本國人完成如此鉅著,實在令人敬佩。

Handbook of the Birds of India and Pakistan》的第1卷包含了所有日猛禽,當然林鵰也在內。林鵰佔了3頁篇幅,內容包括:屬的特色、分布、棲地、形態特徵、一般習性、食性、繁殖等,與上一本著作非常類似,但更勝一籌的是詳列博物館標本的測量值,甚具參考價值。


1980年出版的《臺灣鳥類彩色圖鑑》是台灣第一本彩色的鳥類圖鑑

回到台灣國內,1970年代觀鳥活動開始萌發,東海大學是重要的發源地。曾任職於東海大學環境科學研究中心負責鳥類調查的張萬福,於1980年出版了《臺灣鳥類彩色圖鑑》。這是台灣第一本彩色且鳥種完整的鳥類圖鑑,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林鵰的圖像也首度出現在國人的文獻中,雖然這張林鵰圖稍有錯誤(多出一道並不存在的冠羽)。其後,1991年由吳森雄策畫、王嘉雄等7位作者合著、日本人谷口高司繪圖的《台灣野鳥圖鑑》出版,成為彼時觀鳥人必備的工具書,對推展觀鳥與保育具有相當大的貢獻。該書中林鵰篇幅不多,不再詳述。


從這本1980年出版的圖文並茂的小書,可窺知當年鳥界前輩的用心
 
上段提到的「東海大學環境科學研究中心」是一個很獨特的機構,筆者並不清楚其設立的緣由,然而在1970年代的台灣不僅民眾沒有環保意識,連政府官員也罕有這方面的思維,東海大學以一個私立大學卻能設立這樣關心環境的機構,實屬難得。任職於該中心的顏重威與陳炳煌二人在1970年代執行了多項鳥類調查計畫,並撰寫與發行報告,於今觀之都是台灣鳥類研究與保育的先驅成果。1980年該中心出版了一本《台灣稀有和瀕臨絕滅的鳥類》的小書,由顏重威撰寫、蔡琁珠繪圖,雖然頁數不多,但內容精闢、繪圖精美。本書列出31種有瀕危之虞的鳥類,林鵰亦為其一,林鵰篇幅中不僅列出已知的野外紀錄,也指出烏來、日月潭曾見大量標本陳售,顯見已面臨滅絕危機,應嚴格禁獵。本書是首份明確指出台灣林鵰瀕危亟待保育的文獻,別具意義。


Handbook of the Birds of the World》堪稱鳥出版史上最偉大的作品

1980年代起,全世界觀鳥風氣日益興盛,保育思潮勃興,鳥類書籍的出版如雨後春筍般,不僅數量大增,且在內容、印刷、繪圖與照片的品質上都遠勝昔日。在眾多鳥書中,西班牙Lynx出版公司於1992~2013年共花費21年始全部出版完成的16Handbook of the Birds of the World》無疑是劃時代巨獻,這是鳥類學史上第一套對全世界每一鳥種用文字詳述、繪製分布圖、精繪外形的書籍。這樣的「終極鳥書」在全世界鳥人心中期待已久,它的編寫需要許多專家的支援,照理說由鳥學研究最進步的英國人或美國人來統籌是最合理的,想不到竟然是由過去對自然生態相對不那麼注重的西班牙人發號完成,且品質舉世讚嘆,著實讓人對西班牙人刮目相看。
日猛禽位於《Handbook of the Birds of the World》的第2冊,於1994年出版。由於本書所要描述的鳥種實在太多,每一種鳥分配到篇幅並不多,林鵰的文字篇幅僅佔1/4頁而已,內容深度亦不如上文提及1968年那2本文獻。然而該有的基本資料都有提到,且編排合宜,繪圖美觀,若不以單一鳥種過簡的角度來苛責,而以可擁有全世界所有日猛禽基本資料的角度觀之,這本HBW》第2冊絕對是猛禽愛好者「必殺」之書。


這篇1997年的報告是國內首篇報導林鵰分布現況的文獻

於今觀之,對於林鵰的描述與基本資料,其實50年前的外國文獻就已經有了。然而同一物種在不同地區會有其演化的差異與適應上的特色,例如台灣與印度都有林鵰,但印度林鵰的資料不論再怎麼詳盡,都不該完全套用在台灣的林鵰上。我們固然需參考外國的文獻資料,但更重要的是建立屬於台灣自己的林鵰資料。台灣自1970年代點燃了觀鳥的火種,1980年代觀鳥熱潮迅速蔓延,至1990年代觀鳥人已相當普遍,稀有鳥種的記錄自然大幅增加,林鵰也不例外。筆者於1979年參加台北鳥會後開始熱衷觀鳥,尤其對猛禽癡迷,長年關注猛禽資訊時察覺國內林鵰的資料甚少,於是特地四處調查並收集鳥友的紀錄。1997年筆者將整理歷年林鵰紀錄的簡要成果撰寫成〈林雕之分布與棲地〉一文,刊載於中國民國野鳥學會所出版的《帝雉》期刊第7期上。在這篇短文中,筆者繪製了分布圖,分析林鵰在各種不同地形、林相組合、海拔、行政區域的出現狀況。這是國內歷年來首篇描述林鵰分布現況的文獻。

誠如文初所言,本文旨在介紹上一世紀與林鵰相關的文獻。筆者所知有限,僅能選介筆者所知的文獻,也順道漫談相關的時代背景與人事,供有興趣者參考。若有疏漏錯誤之處,請指正。


關鍵詞:林鵰, 文獻, Black Eagle, bibliography

延伸閱讀
Eages, Hawks & Falcons of the World Leslie Brown & Dean Amadon. 1989. (筆者按:本書1968的原版早已絕版,但1989年的重印版可能還買的到)
Handbook of the Birds of India and Pakistan, Vol.1Salim Ali & Sidney Dillon Ripley. 1968. Oxford univ. press.
Handbook of the birds of the world, Vol. 2del Hoyo, Elliott & Sargatal. 1994. Lynx Edicions, Barcelona.
《臺灣脊椎動物誌》。陳兼善。臺灣商務印書館。(筆者按:本書先後有若干版本,最後版本為1984年于名振修訂版。)
《台灣稀有和瀕臨絕滅的鳥類》。顏重威。1980。東海大學環境科學研究中心。
〈林雕之分布與棲地〉。林文宏。1997。帝雉 7:39-51。中華民國野鳥學會(筆者按:本期刊發行量很少,已難查索。有興趣的讀者可向本人索取 pdf 檔。)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林鵰的形態特徵

利用波浪式換羽模式推測林鵰年齡

林鵰雌雄成幼與曆年的辨識